由羊發現的中藥——淫羊藿
羊藿為一味著名的傳統補腎壯陽藥,是目前中藥滋補湯類劑配方和中成藥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,有“中藥偉哥”之稱,說起淫羊藿名字的由來,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據的。據說三枝九草葉是山區草食動物豐富的美食佳品,生長在西川北部的羊群,每天頻繁交尾,被人們視為“淫羊”,然而,人們當時不知道羊群過多交尾的原因,直到1500年前名醫陶弘景論證淫羊藿名稱時才說出原委。當時人們稱豆葉為“藿”,三枝九草葉的葉片很像豆葉,亦稱“藿”。陶弘景指出:“西川北山有淫羊,一日百遍合,蓋食此藿所致,故名淫羊藿。”
巫山淫羊藿
巫山淫羊藿原植物為小檗科植物巫山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其性味辛、甘,溫。歸肝、腎經。有補腎陽,強筋骨,祛風濕之功效。用于陽痰遺精,筋骨痰軟,風濕痹痛,麻木拘攣,更年期高血壓。巫山淫羊藿特產于陜西、四川、貴州等地,是中國藥典2000年版收載的淫羊藿藥材的植物來源之一。
【性味歸經】辛、甘,溫。歸肝、腎經。
【功效主治】具有補腎壯陽、祛風除濕、強健筋骨的功效。主治腎虛陽痿、遺精早泄、精冷不育、尿頻失禁、腎虛喘咳、腰膝酸軟、筋骨攣急、風濕痹痛、麻木拘攣、半身不遂、四肢不仁、更年期高血壓、小淋瀝、喘咳等。
【禁忌】陰虛火旺陽強易舉者禁服。
上一條: 我司獲得巫山首張GMP認證證書
下一條: 山楂故事傳說